“实名制”究竟需要实名哪些信息?
实名制是建筑企业通过单位和施工现场对签订劳动合同的建筑工人按真实身份信息对其从业记录、培训情况、职业技能、工作水平和权益保障等进行综合管理的制度。
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籍贯、家庭地址、文化程度、培训信息、技能水平、不良及良好行为记录等。
实名制的核心在于解决2个问题:一是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二是工地人员流动安全问题。
为什么工地实名制门禁考勤要和人脸识别挂钩?
施工现场安装配备实名制门禁系统对工人实施上下班考勤,是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重要环节。当然,门禁考勤,不一定非要采用人脸识别的方式。
在人脸识别技术未进入之前,建筑工人进入施工场地的常见方案是:闸机+刷卡/指纹/身份证/芯片。这种方式相对还是比较粗放,可能存在一些隐患,比如互借身份证,冒名打卡、代班……这些方案的共同点在于不能主动识别建筑工地人员信息的真伪,只是单一的信息输出,中间没有识别、判断信息结果的过程。导致在计算工资、工时上容易发生纠纷。
当人脸识别参与建筑实名制建设,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隐患。
以鲁班长工地实名制解决方案为例:
人员管理:建立工人出勤、薪资核算与工资发放统一管理。
智能考勤:门禁考勤二合一,刷脸开门,实名制进出管理。
项目管理:项目进度多端实时同步,随时了解项目的施工及进度情况。
如今人脸识别技术发展的已较为成熟,相对而言成本不高,且识别效果更好。
人脸识别解决了施工管理中的哪些问题?
首先,便于出入人员的管理。基于人脸识别的一体化门禁体系,提高工地安全性,工人脸部特征与身份信息相匹配,进出“刷脸”,系统迅速进行信息比对,人证合一通道管控,杜绝无关人员进入工地,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人脸识别进出,弥补了传统工地管理中“谁都能进”的漏洞。
其次,考勤管理,人脸识别管理更加高效。鲁班长项目管理系统能实时掌控工人的动态,如上下班的时间,同时与考勤挂钩,消除工资计时纠纷。通过捕捉人脸,与人像数据库进行比对,实现了建筑施工现场人员的真人识别;考勤同时采集照片,便于事后查证,杜绝了替打卡、冒名顶替等常见考勤作弊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