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名制管理的定义与目的
深圳工地实名制管理是指利用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采集建设工程项目人员信息、居住信息、劳动关系、工资发放、考勤信息、工作经历、良好行为及不良行为、执业证书、安全培训证书等基本信息,建立现场人员的信息档案,对建设工程项目人员进行组织化、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其目的在于确保工程项目人员的身份真实、到岗情况明确,以及工资支付和劳动权益的保障。
二、实名制管理的适用范围
深圳工地实名制管理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管的建设工程项目人员,包括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人员、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监理单位注册监理工程师及其他项目工作人员,以及劳务工人。
三、实名制考勤的具体要求
实名制登记:工程项目现场全员需通过“i深建”等系统落实实名登记,包括身份信息、居住信息、劳动关系等基本信息的录入。
实名制考勤:劳务人员每日考勤率不得低于60%,项目经理每月综合考勤率不得低于80%,其他六大类关键岗位管理人员每月综合考勤率不得低于60%。当日考勤次数不得少于两次,当日在施工现场履职时间不少于4小时,且最早和最晚考勤时间间隔不得小于4小时。不满足以上要求的为无效考勤,按当天缺勤计算。
考勤信息记录: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需记录建设工程项目人员的考勤信息,包括到岗时间、离岗时间等,作为解决薪资纠纷、工伤理赔等问题的参考依据。
四、实名制管理的实施与监督
建设单位需统筹管理实名制工作,在招标文件和工程发包合同中列明实施实名制管理的条款,并协调、检查、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实名制管理的各项规定和措施。
施工单位需对所承包工程的实名制工作负总责,包括实施实名制考勤、录入和管理现场人员信息等。
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和监督管理实名制工作,建立全市统一的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终端设备技术标准,开放数据接口,并对实名制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五、实名制管理的意义与效果
深圳工地实名制考勤的实施,有助于确保工程项目人员的身份真实、到岗情况明确,减少因身份不明或到岗情况不清导致的薪资纠纷、工伤理赔等问题。同时,实名制管理还有助于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推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