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名制登记
全员覆盖: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包括工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均需进行实名制登记。
信息录入:登记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工种、所属单位等,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平台录入:将登记信息录入到广州市建设领域管理应用信息平台(实名制平台),实现信息的数字化管理。
2. 考勤管理
实名考勤:通过具备AI识别功能的视频监控设备(AI设备)或考勤闸机等生物识别设备,对进出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实名考勤。

实时数据:考勤数据实时上传至实名制平台,与人员信息相互比对验证,确保考勤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异常监测:实时监测考勤数据,对长期未考勤或考勤异常的人员进行预警,防止人员流失或违规进入。
3. 工资支付
工资专户:设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确保工资资金的安全和专款专用。
月结月清:施工总承包单位根据实名制平台的考勤记录,结合工种参考价格等因素,计算当月农民工工资总额,并通过实名制平台按月发放至农民工本人的银行卡。
源头保障:建设单位按月足额拨付人工费用至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确保工资的及时支付。
4. 分包单位管理
纳入管理:分包单位(包括专业工程分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及其人员也需纳入实名制平台管理,明确劳动关系和工资支付责任。
信息录入: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在实名制平台录入分包单位及其人员、合同、价款等关键信息。
代发制度: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农民工工资代发协议,落实代发制度,确保分包单位农民工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
5. 风险防控
预警机制:通过实名制平台监测数据,建立风险识别防控工作机制,对存在欠薪欠款风险的责任单位进行预警警示。
监督检查:市、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及相关实名制管理机构定期开展视频巡检和实地检查,监督实名制管理的落实情况。
惩戒措施:对未落实实名制管理、未如实申报人工费用等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责任单位,依法采取责令停工等措施进行惩戒。
6. 工人权益保障
合同保障:施工总承包单位或分包单位与进场的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用工协议,明确双方权益和责任。
合法维权:培训引导农民工合法合规反映诉求,妥善处理与工资支付相关的矛盾纠纷。
信息推送:实名制平台每月推送月考勤信息至农民工本人,方便其核对工资和出勤情况。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人员实名制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通过严格的实名制登记、考勤和工资支付管理,可以有效预防欠薪问题,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提升工地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安全性。
内容来源于网络,由AI整理,仅供参考
鲁班长提供建筑工地实名制管理解决方案,包含考勤系统及设备,更多详情,欢迎咨询鲁班长在线客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