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目的与依据
目的:该系统旨在根治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规范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切实维护农民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依据:系统的建立依据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以及《贵州省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施意见》等法规政策规定。
二、系统适用范围
该系统适用于贵州省行政区域内的房屋建筑、市政、交通运输、水利、能源(含电力)、铁路、民航、通讯、矿山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建筑工程、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城市园林绿化等各种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生产型矿山、农田建设、土地整治和工程技术改造等项目也参照执行。
三、系统主要功能与要求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施工总承包企业需在项目取得施工审批手续或签订施工合同后的10个工作日内,报告属地行业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并在贵州省劳动用工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登记项目信息。
工程项目停工、完工或复工时,需及时在平台上变更项目建设状态。
实名制管理设施:
施工合同额不足400万元或施工合同期限不足6个月的工程项目,需通过平台填报项目和农民工基本信息,实施台账式管理。
施工合同额400万元以上且施工合同期限6个月以上的在建工程项目,需配备必要的软硬件设施设备,采集并上传实名制管理数据。
施工现场管理:
建设单位需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明确实名制管理要求,并监督各参建单位开展实名制管理。
总包单位对所承接工程项目的农民工实名制管理负总责,分包单位负直接责任。
总包单位需在项目部配备劳资专管员,负责实名制管理的具体工作,包括数据上传、工资支付监督等。
未进行用工实名登记的人员不得进入项目现场施工。
总包单位需在施工现场设立农民工维权信息告示牌,明示相关信息。
数据管理:
农民工实名制管理数据需保存至工程完工且工资全部结清后至少3年。
农民工可凭有效身份证件查阅个人实名制管理信息。
劳动用工大数据平台开通农民工工资支付通知、查询功能和拖欠工资的举报投诉功能。
四、监督管理与激励措施
监督管理: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负责本级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工作。
各级行业工程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业领域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予以纠正、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进行处理。
激励措施:
工程项目在劳动用工大数据平台登记并落实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作为企业减免存储工资保证金的必要条件。
对参建单位和相关负责人在招标投标、评奖评优等方面予以激励支持。
五、违规处理与数据安全
违规处理:
总包单位、分包单位未依法落实实名制管理规定的,由相关行业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总包单位未按要求上传农民工实名制管理数据的,视为未实行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按法规规定处理。
数据安全:
参建单位和相关单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农民工实名制管理数据质量,确保数据安全。
严禁有关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借推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的名义,指定施工企业采购相关产品或巧立名目收取费用。
系统应用
鲁班长工地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地,帮助工地实现了人员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通过该系统,工地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劳务人员出勤情况,确保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并有效提高考勤管理效率。
鲁班长是建筑工地实名制管理领域的知名品牌,致力于为政府提供实名制监管平台搭建以及为建筑企业提供实名制管理解决方案。提供闸机、云考勤机、移动考勤等考勤方案,配套实名制管理系统,功能齐全,支持对接政府监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