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完善管理机构
做好实名制管理,应当建立一个完善的劳务管理机构。在公司机关层面,要成立以公司劳务管理主管领导为负责人,工程部工作人员为办事人员的劳务管理专项工作组,督导各项目实名制管理工作。各项目部要成立实名制管理领导小组,项目劳务人员作为组员,负责工地实名制管理的日常工作。组织机构建立后,结合项目特点编制《实名制管理方案》,配备专职劳务员,加强对专职劳务员的培训和考核,切实提升项目实名制管理水平,进一步明晰各岗位职责,确保实名制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
做好施工人员管理
做好实名制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对现场分包队伍的有效管理。长期以来,由于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施工现场人员流动性较大,都给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提出了难题。
做好实名制工作,要求施工队伍配合管理。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实名制管理的宣贯工作,让农民工认识到实名制管理对他们的重要性,切实提升对项目实名制管理存在的问题的整改力度。在分包队伍招投标过程中,要将实名制管理办法及要求列为招标文件的一项重点内容,要求分包队伍在投标文件或合同中对此项内容做出响应,同时也将其列为分包队伍考核管理的一项内容。施工人员进场时,项目部要重点抓好 “入场、考勤、工资、退场”四道关,做好工资表、考勤表、花名册、进出场登记台账的存档和更新,必须要严格执行“三册五清”相关要求做好各项手续,实名制资料需与安全三级教育资料形成闭环,做到施工人员百分比覆盖。同时实封闭式管理,对实名制管理进行硬件保障和底线要求,没有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人员,坚决杜绝进入施工现场。
因地制宜创新管理
由于施工现场的多样性,必须因地制宜采用多种举措强化实名制管理工作。例如在传统房建施工现场,施工现场较为固定,通过现场设置指纹打卡、人脸识别等方式便能较好地进行实名制管理。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进入工地一线,智慧化工地的诞生也为实名制管理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因而有条件的施工现场可优先考虑设置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对现场进场全场景式管理。
在技术层面采用多种举措的同时,也应当在管理方式上进行探索。可以通过实现警民合作机制,即在项目部所在地同当地派出所合作设立便民警务站,通过便民警务站,规范项目劳务人员管理,动态掌握现场劳务人员基本信息,可以为项目部实名制管理工作提供极大便利,在保障施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治安防范能力。
加强实名制管理有利于强化对项目一线各施工队伍的管理,进而加强对现场施工过程的整体把控,能够为企业优质高效打造精品工程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针对工地实名制管理,鲁班长基于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等技术,开发出多款实名制考勤设备:云考勤机、工地闸机、手机考勤机,三种考勤方案可实现土建类、装饰类等各类工程项目全覆盖。鲁班长实名制考勤设备,部署简单,性价比高,系统功能强大,自动生成考勤数据,一键导出考勤表,并且支持对接住建局实名制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