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度目的与意义
目的:劳务实名制管理旨在使项目对劳务分包人数清、情况明、人员对号、调配有序,从而促进劳务企业合法用工、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调动农民工积极性、实施劳务精细化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意义:
督促劳务企业、劳务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规范双方履约行为,规避用工风险、减少劳动纠纷。
掌握劳务人员的技能水平、工作经历,有利于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确保劳务人员工资按时支付,维护其合法权益。
使项目了解劳务企业用工人数、工资总额,便于监督劳务企业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二、管理职责
项目经理部职责: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提出劳动力使用计划。
组织施工分包单位人员进场验证工作,收集、保管各种备案材料。
组织施工分包单位劳务人员入场培训教育工作。
建立工人出勤统计台账,定期对现场劳动力进行检查。
监督指导劳务作业班组班前活动,考核施工进度,审核、监督检查施工分包单位的工人工资支付情况等。
劳务管理员职责:
建立健全各级综合治理责任制,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工作。
加强防火安全管理,搞好现场的值班巡逻。
劳务资料每周末、每月末分别做检查和统计,并有记录在案。
三、管理内容与实施
信息采集与录入:
用工单位应当要求劳务人员提供相关身份证明文件、工作经历证明等材料,进行信息核实。
将劳务人员信息录入统一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包括个人身份信息、工作经历、劳动合同、培训记录等,确保信息真实、完整、准确。
信息核查与保存:
用工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劳务人员信息核查,确保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防范信息造假等行为。
建立健全实名制管理档案,对劳务人员信息进行长期保存,并确保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
信息化管理:
通过生物识别方式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如鲁班长工地人脸识别云考勤机,强化管理工地现场务工人员的出入和考勤。
实现考勤数据的自动统计、分组汇总,生成各种考勤数据统计报表,帮助企业进行人力成本分析、分包投入分析等。
四、监督与检查
内部监督:
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对实名制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机制。
配备专人负责实名制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内部培训与考核,提高管理水平和规范操作。
外部监管:
用工单位应当定期接受监管部门的检查,主动配合相关税务、人社等部门对实名制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检查。
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实名制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用工单位做出整改。
五、违规处理与奖励
违规处理:
对于违反实名制管理制度的用工单位,监管部门将依法给予警告、罚款、责令停业整顿等处罚,情节严重者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奖励机制:
对于严格遵守实名制管理制度,规范用工行为的单位,监管部门将给予表彰、奖励等支持,鼓励各方共同维护实名制管理秩序。
六、制度执行与修订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如有不符合之处,应当及时整改,以保证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监管部门所有,监管部门有权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并最终解释。
综上所述,劳务实名制管理制度是保障劳务用工合法、规范、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