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度背景与目的
南京市的劳务实名制管理是在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的指导下,结合南京市建筑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劳务分包人数清、情况明、人员对号、调配有序,促进劳务企业合法用工,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调动农民工积极性,并实施劳务精细化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实施范围与要求
实施范围:南京市范围内所有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总承包(专业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含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项目管理人员,建筑工人及临时零星用工人员均应纳入实名制管理。
实施要求:
务工人员的招用必须由劳务公司依法与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工资支付标准、支付形式和支付时间等内容。
务工人员应提供有效的身份证、专业资格证、学历证、暂住证等复印件(签订合同时必须提供原件备查)到公司统一备案。
实名制管理要求做到应录尽录、准确无误,并实行每日考勤。施工单位建筑工人及临时聘用人员考勤在“南京市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登记和考勤;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相关项目管理人员在“南京市建设工程综合服务平台”登记后进入“宁勤绩”小程序考勤。
三、管理措施与流程
进场验证:分包企业提供劳动人员花名册、劳动合同原件、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项目经理部进行验证,确保进场人员与花名册及证件相符。
入场教育:劳务人员入场前进行安全生产、遵章守纪、安全技术交底、劳动保护等内容的教育,并进行入场登记,发放工作牌。
考勤与工资支付:建立工人出勤统计台账及劳动力统计报表制度,定期对现场劳动力进行检查。协作单位每月底前根据出勤及完成的实物量计算每名农民工实际应得工资额,编制工资支付表并支付工资。项目经理部负责监督劳务协作单位的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
退场管理:按照分包队伍退场程序办理相关手续,经项目部各业务部门签字认可后方可退场。
四、保障措施与成效
制度保障: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如《南京市建筑业施工作业人员实名制管理办法》等,为劳务实名制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技术保障:南京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南京市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宁勤绩”小程序等,实现了劳务实名制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监督与考核:南京市相关部门加强对劳务实名制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比工作,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同时,通过信用考评监察实名制管理成效,对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的良好或不良行为进行评分,并将考评结果按权重计入企业信用考评总分。
成效显著:通过实施劳务实名制管理,南京市有效规范了建筑市场秩序和劳务用工行为,提高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水平,减少了劳动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同时,也促进了建筑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南京市的劳务实名制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和实践探索,对于推动建筑业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鲁班长提供劳务实名制解决方案,包括劳务实名制硬件设备、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合作案例10000+,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