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道路养护工人咋考勤定位 智慧工地方案来解答

道路养护作业常面临“作业路段长、工人分散、环境复杂”的难题,传统考勤定位方式在此场景下频频失灵——某省级公路养护项目工人每天往返打卡浪费1小时,某城市快速路项目因无法定位,工人离岗致沥青材料引发安全隐患。智慧工地针对该场景设计的“移动打卡+实时定位+数据联动”方案,精准解决分散作业管理痛点,本文从核心技术、功能、应用解析其价值。​
道路养护工人咋考勤定位 智慧工地方案来解答
 
一、道路养护工人考勤定位的核心痛点:传统方式难以适配场景
(一)作业分散导致“考勤覆盖难”
道路养护多为线性作业,路段达数公里,工人分散在多作业点。某高速公路项目30公里路段分6个班组,传统固定打卡点仅覆盖1-2个作业点,工人往返打卡单程最长40分钟,日浪费1.5小时;部分工人为赶打卡简化作业,某班组未压实沥青致3天后返工,损失3000元。​
 
(二)环境多变引发“定位精准难”
  • 信号弱区域:山区、隧道GPS误差50-100米,某山区隧道项目定位显示工人在1公里外村庄,需专人核查日耗2小时;​
 
  • 恶劣天气:暴雨、大雾干扰信号,某城市项目暴雨时无法确认3名桥下工人是否撤离,冒雨寻找险酿风险;​
 
  • 遮挡严重:城市道路高楼树木多,某CBD项目定位每5分钟漂移,管理人员需反复确认位置。​
 
(三)人员流动造成“监管追溯难”
  • 离岗难发现:某省道工人借故离岗,警示标志被吹倒险些引发事故;​
 
  • 轨迹难追溯:某县道路面裂缝无法定责,全员重学规范引发不满;​
 
  • 调配效率低:暴雨后塌方需20人支援,电话确认位置耗时3小时,延误抢修。​
 
二、智慧工地方案:三大核心技术破解考勤定位难题
(一)移动定位打卡:让考勤“跟工人走”
1.手机APP定位打卡​
  • 电子围栏打卡:按班组划作业围栏,工人入内点击打卡,防远程代打,某高速项目代打从月6起降为0;​
 
  • 离线打卡备份:信号弱区暂存数据,联网后同步,某山区项目同步率99%;​
 
  • 工序关联打卡:记工序起止时间,某市政项目沥青摊铺效率从200㎡/日升250㎡/日,优化人员搭配后再升10%。​

 
2.便携式打卡终端
适配无智能手机或高风险场景:​
  • 硬件IP65防水防尘,5000mAh电池+太阳能补电,续航8小时;​
 
  • 支持人脸/IC卡识别,速度≤1.5秒,准确率98.5%,隧道戴帽识别无失败;​
 
  • 4G/WiFi联网,无信号存1000条数据,某大桥项目同步完整率100%。​
 
(二)多模定位技术:全场景高精度定位
1.多模定位原理与适配
  • 常规场景:GPS+北斗双模,精度≤10米,某城市主干道误差仅5米;

  • 信号弱场景:基站+惯性导航,1小时误差≤50米,某山区项目防失联;

  • 遮挡场景:北斗+IMU,漂移率30%→5%,某CBD项目误判率0。

2.定位数据可视化应用
  • 实时分布:地图标工人位置,某高速项目发现缺人及时调配,避延误;​
 
  • 历史轨迹:查任意时段轨迹,某省道项目3天内定责路面裂缝,同类问题减80%;​
 
  • 异常预警:离岗超15分钟或近危险区报警,某高速项目10秒制止工人误闯隔离带。​
 
(三)电子围栏监管:越界预警、离岗提醒
1.电子围栏类型与功能
  • 作业区围栏:离岗超15分钟预警,某城市项目月阻5起擅自离岗;

  • 禁入区围栏:近危险区50米声光报警,某高速项目制止工人捡工具险遇车祸;​
 
  • 安全区围栏:恶劣天气促撤离,某沿海项目20人25分钟避险。

2.预警三级响应机制
  • 一级:短信提醒工人;​
 
  • 二级:班组长10分钟内核实;​
 
  • 三级:安全负责人调度处理,某国道项目找回隧道失联工人。

三、方案功能延伸:从“考勤定位”到“全周期管理”
(一)工时自动统计
  • 个人报表:日明细含正常/加班工时,工人可申诉,某市政项目疑问从12起降至2起;​
 
  • 班组报表:对比计划与实际工时,某班组8月超耗120小时,查因暴雨调整计划;​
 
  • 工序报表:统计各工序耗时,某项目优化裂缝灌注人员搭配,效率升15%。

(二)安全管理联动
  • 培训关联:未培训禁打卡,某高速项目培训覆盖率100%;

  • 应急救援:智能终端一键呼救,某省道项目15分钟救助突发疾病工人;

  • 设备监控:智能安全帽测佩戴,某城市项目佩戴率70%→98%,事故降60%。​
 
(三)质量追溯管理
作业后传对比照与材料量,关联定位人员,某项目质量问题追溯效率升3倍,同类问题减80%。​
 
四、实际应用案例
(一)高速公路养护项目
30公里6班组,用方案后:​
  • 日省通勤1.5小时,效率升15%;​
 
  • 定位精度达标,异常预警阻3起事故;

  • 年省管理成本20万,质量纠纷降70%。​
 
(二)城市道路养护项目
10公里CBD路段,用方案后:​
 
  • 定位漂移30%→5%,无需反复确认;

  • 质量追溯快3倍,工时统计效率升60%;​
 
  • 暴雨25人25分钟撤离,无安全事故。​
 
五、方案落地建议
(一)设备选型
  • APP选支持离线、多模的(如鲁班长);​
 
  • 终端选IP65+、续航≥8小时的;​
 
  • 安全帽选轻量化、透气的。​
 
(二)数据安全
  • 定位仅用于工作,日备份防丢失;

  • 分级设权限,班组长仅看本班组数据。​
 
(三)人员培训
  • 分层培训:管理员学后台,工人学打卡;

  • 初期现场指导,某项目熟练度60%→95%。​
 
智慧工地方案通过移动化、高精度技术,解决道路养护考勤定位痛点,实现“考勤-安全-质量”一体化管理,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未来还将适配高寒、跨江等复杂场景。​
 
以上内容由AI根据关键词整理生成,仅供参考,如需工地实名制考勤设备及系统,欢迎咨询鲁班长,我们为您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上一篇:探秘工地人脸考勤系统 这些强大功能超实用

下一篇:开启工地数字化之旅 人脸识别考勤系统来赋能

查看更多:"返回列表"

最新行业资讯查看更多》

工地安全教育资讯查看更多》

热门资讯-----------------------------查看更多》

精彩推荐-----------------------------查看更多》

热门标签

鲁班长致力于为政府提供实名制监管平台搭建以及为建筑企业提供实名制管理解决方案以及实名制系统

地址:深圳市福田保税区紫荆道2号创想科技大厦5楼B号

CopyRight © 2015 - 2017, 鲁班长(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粤ICP备16090951号

鲁班长资讯
鲁班长公众号二维码

了解行业最新资讯!

咨询热线

400-600-8389

134 1447 2174

199 2526 3004

(周一至周五 09:0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