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河报了解到,今年春节过后,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李康和工友加入了返岗复工的大军,参与到中建八局郑东新区地下空间一标段项目建设。与此同时,该项目劳务管理工程师李晓升,以及中建八局二公司劳务专员刘琳,也因推进实名制劳务管理忙碌不已。
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四五百名工人陆续进场复工,在每位工人进场前,和劳务公司负责人一起到工地入口处的劳动保障大厅,进行劳务实名制登记、签订工地实名制劳动合同、门禁系统录入等,是必不可少的“第一关”。
“姓名?”“李康。”“从事哪个工种?”“钢筋工。”……3月26日下午,在该工地劳动保障服务大厅,见证了李康和劳务公司现场负责人王振平签订工地实名制劳动合同的全过程:他先把身份证交给李晓升,由对方在花名册上进行信息登记后,又坐到签约处,这里,有摄像头全程录像。
签罢合同,他又坐在工地门禁系统录入处前拍照,进行人脸识别,由李晓升进行系统录入后,他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门禁卡号、劳动卡号等信息也同步上传,这样以来,李康以后就能通过人脸识别进入工地干活,他每天几点进场、几点离开,干了多少天,能拿多少钱等,通过智能化管理,在工地实名制系统中均可随时查询。
拿着刚签的劳动合同,李康笑着对记者说:“心里更踏实了,干一天活知道这个钱不会‘跑’了。”
鲁班长科技专注提供工地实名制系统解决方案及工地闸机等考勤设备,采用人脸识别生物识别技术进行刷脸考勤,同时支持对接郑州住建局监管系统,如有需要,欢迎咨询在线客服。
相关信息: